close

  胡波《中國青年報》(2014年10月28日02版)
  在國內,手機和大學課堂似乎一直都是一對天敵。這個學期,好多大學都打起了課堂保衛戰,有將“手機”逐出課堂之勢,比如,江蘇鹽城師範學院城市學院、北京農業職業學院等都要求學生課前將手機上交至“手機袋”保管,而廣西十餘所院校則聯合倡議實現“無手機課堂”……這場圍繞手機使用權的戰爭並非新鮮事,幾年前就在大學內部悄然開始。
  其實,學生上課用手機並不稀奇,“帶自己的設備(Bring Your Own Device,簡稱BYOD)”已成為趨勢。比如,英國倫敦大學學院專門設置了一個IT服務台,幫助學生將自己的移動設備連接到學校無線網上,學生無需被動坐在大課教室聽教授滔滔不絕,他們可以使用豐富的線上資源,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去。
  最近美國《時代》周刊也刊出《無紙教室正在到來》一文。無紙和數字已經叩開了中小學教室的門。無論“大人們”是否準備好了,這種改變都會迅速到來。美國全國推行的學生人手一個計算機設備計劃,將顛覆美國學生受教育的方式。根據思科公司進行的一項BYOD研究顯示,高達95.2%的教師因教學目的使用手機,教育界是美國八大行業中BYOD比例最高的領域。
  同樣是保衛課堂,我們似乎要將技術逐出,而國外教育界則是欣然接受手機和網絡的“侵襲”。課堂對於手機,除了拒絕,難道真沒有其他辦法了嗎?華中師範大學校長楊宗凱在青年教師沙龍上也說,學生在課堂上玩手機不只是學生的責任,關閉無線網絡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,如何提高學生聽課的積極性才是根本。
  今年上半年,華盛頓大學首席生物學講師斯科特·弗里曼(Scott Freeman)與同事在一項研究中指出,與傳統的講座式授課相比,在理工科教學中採用“主動學習”理念、讓學生自主參與討論的授課形式能夠降低學生的“掛科”情況,並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,其研究結果於5月13日發表在《美國科學院院刊》(PNAS)上。
  不知這些研究成果是否會被更多教師所關註。我們經常會抱怨學生基礎薄弱、自主學習能力不足,更喜歡選擇灌輸式的教學方式。需要反思的是,怎樣才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,抓住他們的註意力?大部分大學都在採取大班授課制,在這種模式下,傳統“講座式”授課法更受偏愛。不允許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使用手機,恐怕還是要讓學生們圍著教師轉,維護教師的中心地位。
  在網絡時代,教育教學活動已不可能孤立存在於真空中,根本離不開電子產品。據麥可思統計,目前有32%的“211”本科院校基本實現了全區域覆蓋Wi-Fi,相比之下,高職高專院校覆蓋率較低,還有好多院校不提供Wi-Fi。但無論如何,高速網絡無處不在是未來的趨勢,網絡和生活、學習的結合將越來越緊密,堵根本堵不住。我們究竟是將技術與課堂分割,還是有效利用技術服務於課堂教學呢?
  改革需要時間、精力和成本,先行改革課堂者,必須通過試驗處理這個難以調和的矛盾。說到底,課堂保衛戰保的是效率和效果,任何能夠促進教學的技術都應該拿來使用。教育改革最大的障礙是教育的引路人——大學管理者和教師的陳腐思想觀念,如果主導者不願接受新事物,始終抱守舊有的僵化模式,只會導致這種對立和矛盾愈加尖銳。  (原標題:誰將贏得課堂保衛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hb20hbhxk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